2023“公述民评”电视问政第一场,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委、市城管局、各区县市接受问政 环球快看点
今年是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举办之年,想要以最佳的城市环境迎接八方来客,呈现一场具有“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亚运盛会,杭州准备好了吗?
5月25日下午,2023年杭州市“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活动拉开帷幕。首场活动聚焦“迎亚运——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全面提升”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
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委、市城管局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区县市党委主要负责人来到现场,接受民评代表问政。
【资料图】
今年是杭州市电视问政活动开展的第十五个年头。这场持续了近2个半小时的问政活动,揭露了哪些痛点和短板?面对问题,杭州如何寻求破题之道?
地铁站违规拉客、非机动车停车难、公共自行车站点长时间停用……
公共交通出行环境仍需优化
滨江区地铁站出口存在电动车拉客现象、西湖区部分地铁站周围共享单车和电动车乱停乱放、钱塘区的一些公交车站出现城市“牛皮癣”、拱墅区公共自行车部分点位常年停运、市属医院无障碍语音交互功能无法使用……在第一段暗访短片中,公共交通出行、无障碍出行环境的一些问题暴露了出来。
滨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动车违规拉客现象的出现,暴露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这个措施也不扎实,尤其是在疏和堵的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好:比如公交与地铁的接驳,公交站与站之间的微循环,以及早晚高峰的等候时间是不是合理,选择坐电瓶车的乘客是谁,想去哪儿,这些问题都要摸清楚,才能把公共交通的精准送达与老百姓的出行的需求相匹配起来,在管理方面也没有及时跟上,与各部门形成合力。“不仅仅是最后一公里,对于年轻人来说,甚至是最后一百米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说,下一步会将这个问题纳入迎亚运的专项的整治:“具体的方案我们今天回去以后马上商议,明天见行动。”
对于拱墅区祥园路公共自行车站点长时间未能启用的问题,市城投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站点将在道路验收之后7天内恢复:“杭州市区总共有接近4000个公共服务车点,接近8万辆自行车。那么目前因道路施工暂停运营的还有34个点,我们都梳理过了,要根据道路施工的进度,竣工验收好以后恢复,我们也会跟公交集团及属地跟施工单位及时的沟通对接。”
富阳一小区旁河道水质浑浊发黑发臭
余杭一小区119棵桂花树被物业砍伐后迟迟不恢复
卫生环境、公共园林绿化问题亟需解决
生态环境、园林绿化问题是本次电视问政的焦点问题之一。富阳区银湖街道万达同心湾小区旁的这条河,因为河水浑浊,漂浮物多,现场垃圾乱丢,一股腥臭味;余杭良渚的亲亲家园小区二期松雪坊,原本有一片楼顶绿化。在2019年11月,这里的119棵桂花树全都被物业砍伐。2021年,城管部门也对物业开出了两万六千余元的顶格罚款单。但大家更关心被毁的绿化何时能复原?
针对河道水质的问题,富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问题已经基本查清,一是生活污水错排落入河流,污水管网它有淤塞的现象,会导致污水的外溢流入河流;二是附近有工地利用雨天把污水偷排进河流。三是河流较浅,水体流动慢,天气一热,假如说漂浮物清理不及时,会腐烂发臭,产生异味;四是监管也存在一些不到位的问题,存在乱丢垃圾偷倒垃圾的现象。他表示,将第一时间组织力量进行全面的排查,对这个问题全面的梳理,通过长短结合的措施,进行标本兼治,清淤的清淤,该封堵的封堵,该上项目上项目。
针对绿化复绿的问题,余杭区相关负责人提出,一是尽快组织专人对屋顶因为渣土水泄漏的问题进行提升,同时对整个小区的卫生秩序进行综合提升;二个是同时去了解这个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主要还是小区物业综合管理体制还不太顺畅,将会用好众人事情众人商量的工作法宝,在小区内充分征求业主意见,同时对屋顶绿化以外的小区综合的绿化方案进行充分的征求意见。他表示,将在这个基础上加快实施,回应老百姓的诉求,整体的提升小区的物业形象,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
河坊街如何凸显杭州的品质与特色,展现城市形象?
眼下杭州街头巷尾的垃圾桶是不是太少了?
活动现场,民评代表们也带来了问题与建议。有民评代表提问,作为杭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步行街,河坊街当下的商业品质与特色与杭州国际城市形象严重不符,几百米街道店铺几乎没有能够特别体现杭州特色和具有文化价值的业态。建议对河坊街等商业特色街面进行全面升级,来适应杭州城市发展的新要求,也能更多的体现亚运风韵。
上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借杭州亚运会的契机,提升清河坊历史街区的韵味品味。第一个是统一规划,对于清河坊这一区块的5条路,按照不同的特点来做业态的规划。第二个是提档升级,我们也会加强对社会物业招商的引导,尽量淘汰低端的商铺,引进一些轻奢时尚潮玩的品牌,特别是要打造博物馆群落,提升区块的品位。第三个是精细管理,借杭州亚运会的契机,加强对清河坊的管理,简化、序化、绿化、美化,同时也加强一些配套设施的建设,能够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也有民评代表提出,在自从推行垃圾分类投放,公共垃圾桶减少以后,丢垃圾存在难题,生活不太方便:600米长的道路,一个垃圾桶都没有,反倒催生了随地乱丢垃圾的现象。
垃圾桶设置如何既科学又合理?杭州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在2018年以后,当时为了全市加快推进垃圾分类,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养成,在相关的道路上,适当减少了垃圾桶:“在了解市民的需求之后,在去年的4月份,我们专门出台了一个全市设置垃圾桶的规定,我们在商业街区是每100米设一个,在城市的主次干道200米设一个,在背街小巷我们是400米设一个。但现在发现在景区以及一些大型的商业街区,还没有做到位。这反映出在日常的环卫保洁监管过程当中,相关的部门没有把规定落实到位。”这位负责人表示,针对这个情况,回去以后会全面的排查,在商业街区和城市景区适当加密垃圾桶的设置,方便市民和游客。
找办法
寻找问题根源、让老问题不再重复出现
活动现场,结合对问题原因的梳理、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部分区、县(市)摸索出了一些共性的处理办法。如何从机制上打通障碍,让老问题不再重复出现?
针对城市交通出行难,拱墅区委书记李志龙表示,接下来第一个要提高公交的覆盖率,特别是在大城北区块正在开发的区域,要加强和公交集团的对接,增开一些线路。第二个要精准的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增设一些微公交的线路,今年准备增加15条医院学校小区的微公交线路。第二个就是针对出游的一些重点需求,比如说从武林广场到吴山广场要增加一条线路。第三个增加地铁站周边的非机动车的停放点,今年准备增加57处,可以增加将近5500辆的非机动车的停放。第四个是加强对无障碍出行的道路设施排查。目前已经投入了980余万元,对这些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长效的监管和排查,争取全区域的查漏补缺,让无障碍设施真正能够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和帮助。”
对于城市“牛皮癣”的问题,钱塘区委书记金承涛说,该问题的反复出现,说明治理能力还需要提高。比如说源头治理的问题,对于城市“牛皮癣”的问题,除了表面处理,还要由表及里找到它的利益链在哪里,它背后的推手是什么?通过斩断这个利益链来解决源头的问题,还有通过技术治理的问题,通过数字城管怎么来解决这一些小而多的、容易反复的问题。
针对工程车行驶过程中“跑冒滴漏”的问题,市建委党组书记、主任楼建忠提到,去年建委把施工合同的文本做了修改、今年3月份把监理合同示范文本做了改变,目的就是把文明施工从源头固化下来,把丑话说在前面:“做的好的,在市场上就享有更大的份额,做的不好的,在市场上就享有更小的份额。”
杭州百姓的“主人翁”意识 让城市更有温度
欢迎大家“上车”反映问题提出建议
“杭州这个城市有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杭州的老百姓主人翁意识特别强,对这座城市充满着热爱,我觉得这也让这个城市更加有温度,这也要求我们要倍加珍惜,不断呵护关爱这种品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杭州这个城市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在活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提到。
他向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提出了三点倡议:人人当好东道主,点亮最美杭州城;人人当好城市守护者,扮亮人间天堂;人人当好平安护航员,维护城市安宁。“我们将坚持完善‘民呼我为’的实践载体,不断优化公述民评等民意互动的平台,把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到实处。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群众给我们的工作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改进工作。”刘捷说,“大家一起携手把‘民呼我为’深深镌刻在杭州这座城市的骨髓之中,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目标。”
目前杭州已开展"匠心提质绣杭城"专项行动,以全力打造亚运赛时惊艳世人的城市环境,着力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橙柿互动·橙柿直通车作为杭州市“1+X”民意互动平台之一,接下来将全程关注“—城市品质、城市治理、城市文明全面提升”相关问题,欢迎大家留言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244
吐槽求助
去发帖
243
我的建议
去发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