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以小米公司为例,分析公司治理效应体系对双重股权结构的影响_全球时快讯

2023-05-03 11:44:19 来源:洞鉴财经v

文|春尽安

编辑|文知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构建一个公司治理效应体系以对双重股权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构建的治理效应体系中包括治理架构、治理效率。

一、对公司治理架构设计的影响

双重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更偏向采用扁平化的公司治理架构,同时为该种治理架构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在该种股权结构下, 创始人因为持有较高比例的表决权。

因此享有绝对的话语权。

以小米公司为例, 一方面公司决策层的决策能迅速传达给管理层上层。

而如何同样快速准确的将决策信息转达给各个部门负责人及一线员工,这需要扁平化的治理架构;

另一方面由于双重股权结构下管理层均具有高度的价值认同感, 这为扁平化的治理架构提供了施行基础。

反之,小米公司治理架构很好的体现了扁平化的特点,这是雷军认为非常有效率的治理架构。

该治理架构得以实施, 离不开控制权和经营权的高度合一。

也就是说双重股权结构为扁平化的公司治理架构提供了施行保障,在这种治理架构下会产生积极治理效应包括:

首先,公司管理层级越少,决策层下达的指令传达到执行层耗费的时间就越少;

部门越精简,流程就越精简,效率就越高, 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决策传达的速度就越快。

小米的合伙人各自分管不同的领域,以小米电子商务部为例,联合创始人黎万强在其负责的电子商务部有绝对的话语权。

因为管理层级少,遇事无需逐级汇报,减少了浪费时间,决策速度极快。

其次,弱化了公司内耗,让人专注于工作本身,而不是部门间、上下级间的矛盾解决。

小米的管理层级极少, 比如电子商务部部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之下仅仅只有主管这一个层级, 在下面就到了最末级的普通员工;

小米除创始人以外其他员工都没有职位,以“工程师”统称,不存在升职,在这种扁平化的治理架构下, 员工无需考虑太多,只要努力做好分内之事就能加薪。

扁平化的治理架构使得企业员工将全部精力用来研究市场需求及研发客户需要的产品。

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公司能快速适应变化,且要能集中资源解决优先事务。

产品公司要开发适应市场的产品,需要更好的沟通和协助、

除此之外, 因为互联网的领域太过于宽广,再多的资源也不可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此时减少内耗,集中资源和提高效率也就成了不得不做的选择。

最后, 有助于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事实上,每一名热爱自己职业、对服务的工作对象有着极大热情的员工, 只需要给他平台和信心,兴趣会催生较强的自制力与进取心。

并不需要打卡、考勤、KPI等条条框框去束缚他们的手脚、牵制他们的精力;

相反,宽松和信任的环境往往会激发他们的活力与创造力, 从本质上对企业文化产生认同感,形成共鸣和归属感,增强团队凝聚力。

小米没有工作报告,不召开年终总结,不设置KPI,也没有PPT。

没有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和汇报,员工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用来回复微博上的用户评论,密切与客户交流,倾听用户诉求。

甚至参加米粉线下聚会,这些无疑非常有利于小米通过用户反馈驱动产品开发 ,大大压缩开发周期,对市场需求、用户需求做出快速响应。

不仅获得了市场和客户,同时也调动研发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快速的需求响应,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组织架构上的层次分明和分支复杂,往往需求在上下传递中得耗费大量的资源。

甚至因为中间人员的懒散,传递可能会中止而不为人知。

如此缓慢的速度,最终会使得需求在得到认可并反馈的过程中却错过了快速变化的市场。

二、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

(一)对公司治理成本的影响

传统的理念中股权的集中会增加治理成本。

主要通过衡量两类治理成本来考虑治理成本高低, 其中第一类治理成本产生于经营者和股东之间。

这类治理成本主要是 由职业经理人利用控制权谋取私利,过度在职消费。

如何通过度量第一类治理成本的高低,进一步衡量公司治理效应的好坏,参照以往文献的主要做法,选取管理费用率作为衡量指标。

即采用管理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 该项指标越高,意味着公司治理成本越高;

第二类治理成本,控股股东可能采取不同形式攫取控制权私利,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比如虚构债券债务关系、虚增利润进行分配、利用关联交易转出资金等。

那么如何通过度量第二类治理成本的高低进一步衡量公司治理效应。

目前,多数研究采用上市公司其他应收款占其总资产的比例作为第二类治理成本的衡量标准,指标值越大,意味着第二类治理成本越高。

(二)对公司治理收益的影响

公司治理收益与公司业绩和企业价值具有等同性。

衡量公司收益的好坏有很多种度量指标:

第一,以会计利润等财务指标为基础,按照会计准则计算会计利润。

通过一系列的比率指标对比分析, 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资产状况,以此来评价公司治理收益;

第二,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上市公司的增加,股东财富最大化也成为评价企业创造财富或者价值一种目标。

因此, 股价成为了衡量公司治理收益的一个选择;

第三,经济增加值(EVA)采用会计口径的相关指标并加以调整,弥补了前者两项指标的缺点和劣势,计算出企业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并在此基础上扣除股东投入全部资本的成本。

小米公司治理收益近三年呈持续增长态势且波动性较低。

而中信通讯近三年收益波动幅度较大, 且于2020年呈停止增长态势,对比显示小米公司治理收益增长更为稳定且态势较好。

通过治理成本和治理收益的对比分析, 可见双重股权结构在维系治理成本处于较低水平下更能为企业维护稳定的治理收益。

一方面因为双重股权结构给企业带来较为稳定的内部发展环境使管理层能够不断培育自身管理和经营企业的能力。

投机目的不会让机构投资者们形成对企业经营知识的渴望,而短暂的管理时间跨度也经不住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锤炼。

对企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加大培育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治理环境和空间。

双重股权结构在保障创始人们及其团队能够长期稳定控制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后,会激励着他们更加深入的吸收和培育自身管理和经营企业的知识与能力,并为企业的发展投入更多的技术和成本。

同时,也会促使创始人及其团队更加专注于企业发展所需的其他资源。

比如核心技术资源、重要人才资源等, 使控股股东产生更加深入了解技术资源的形成条件和发展前景、重要人才的个性需求和职业发展等。

相反,如若创始人及其团队始终处于丧失企业控制权的担忧中,则可能因同样担忧自身前期投入成本无法收回或者实现其价值。

而对后续的投入产生抵触心理,并放弃进一步的投入, 在管理和经营企业能力的培育上止步不前。

另一方面由于双重股权结构下, 企业的控制人及其团队具备高度的行动一致性 ,特别是在“黑天鹅事件”频出的时代尤为凸显。

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较为稳定的内部发展环境使管理层能制定长期有效的发展战略并得到坚定的实施。

另一方面当企业面对危机时能够迅速的调整组织架构和发展策略加以应对。

从而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的治理效率当企业面对危机时能够迅速的调整组织架构和发展策略加以应对,从而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的治理效率。

关键词: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人人技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